返回首页

今年8月,我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1%,创出年内新高。近期经济数据的回暖是否意味着经济的反弹回升?中国金融改革将面临怎样的困难?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之时,《财富观察》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朱宁,与朱宁教授一起探讨当前经济中的热点话题。 [查看完整实录] [我要评论]

本期嘉宾简介

朱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

观 点 更多>>

目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接近成熟。但是,无论是从传统的银行,还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已经习惯了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资金,我认为这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冲击。[详细]

对于国内金融改革的路线图,虽然顶层设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都很重要,但整个金融改革是一个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即会先推出一些方面的改革,再带动另外一些方面的改革。[详细]

经济存在一定的泡沫,在存在泡沫的前提下,政策会面临非常有挑战性的两难的局面。人们在追求短期经济增长,房价上涨时没有人去政府门前静坐,若房价下跌肯定有人砸售楼处。[详细]

如果只是观察了经济发展的半个周期就仓促决策的话,无论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还是各种投资者,都有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到没有必要的,逐步累积的,和规模更大的风险之中。[详细]

问 答 更多>>
对于国内金融改革的路线图您怎样看?

对于国内金融改革的路线图,虽然顶层设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都很重要,但整个金融改革是一个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即会先推出一些方面的改革,再带动另外一些方面的改革,进行逐步的改革。

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应注意哪些方面?

未来中国经济改革应把控好三个方面的平衡。首先,是质量和速度的平衡,对地方政府领导和国企负责人进行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考核。其次,是国企和民企发展的平衡。第三,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较多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存在泡沫,政策将怎样抉择?

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采取头痛医头感觉,而不是把定价的机制理顺。因为大家都觉得从政府到大型企业都有维稳的心态,要保证短期内经济会往上走,这种短期和中长期的权衡是很重要的。

您如何来看金融创新这个话题?

金融创新有几个主要的驱动力,一个驱动力是为了能够让市场双方更好的分担风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金融创新的动力,另一个很重要的金融创新动力是为了要规避监管。金融创新在这个时代有两个方面特别的机会。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是否会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冲击?

短期之内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不会构成威胁,互联网金融从覆盖面、服务的对象以及体量来讲,都和大型商业银行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短期之内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市场的细分。

您如何看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关系?

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其实还只走了长期经济周期里的半个(上升)阶段。政策制定、企业投资融资决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都依存于过去三十年的上升趋势会一直延续下去的假设。

本期全文 更多>>
1
朱宁:金融领域将逐渐演进推动改革

    东方财富网:对于国内金融改革的路线图您怎样看?

    朱宁:目前我们的监管机构和国有四大行的总部都在北京,人们一直认为在中国谈金融离不开北京,可见行政力量在中国金融业的主导地位。

    近期,监管机构的一些举动使得市场看到了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的迹象,比如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启动等。政府的影响会逐渐的退出,市场的力量会逐渐的显现。上海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在全国的金融地位也会随着进一步的金融改革逐渐显现出来。

    对于国内金融改革的路线图,虽然顶层设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都很重要,但整个金融改革是一个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即会先推出一些方面的改革,再带动另外一些方面的改革,进行逐步的改革。我们无论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是银行大额存单的退出,以及国债期货的推出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演进的。

    现阶段中国可以采取的金融改革路线为——各个领域推动各自领域的改革,希望以此带动整体的金融改革。国有四大行中,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占有了70%以上的的股份,由于一股独大,这并不利于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银行中政府股份的减持也一直为业内所关注。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出资人会考虑其持股收益,如果一旦收益降低,可能会选择减持都手段。

    市场的倒逼机制可以促进现有体制的转变,比如民营银行的设立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

2
朱宁: 中国经济改革应把控好三个方面的平衡

    东方财富网: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应注意哪些方面?

    朱宁:未来中国经济改革应把控好三个方面的平衡。首先,是质量和速度的平衡,对地方政府领导和国企负责人进行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考核。

    其次,是国企和民企发展的平衡,有关部门应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健康的市场环境。就目前情况看,对民营企业而言不存在利率市场化,因为向银行借款成本很高,而国企借贷成本较低。

    第三,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为企业提供隐性担保。

    市场一定会有失灵的时候,但没有约束的行政干预更可怕,改革要让市场发挥最大作用。

3
朱宁: 存在泡沫的经济中政策将面临两难局面

    东方财富网:较多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存在泡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政策将面临怎样的抉择?

    朱宁:谈起房价,我们看到,人们在追求短期经济增长所导致房价一旦上涨便不能下跌,房价上涨时没有人去政府门前静坐,若房价下跌肯定有人砸售楼处。

    目前,我们对短期经济增长的速度有非常强的追求,在这个前提之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国有企业都对自己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在整个财富500强上面的排名都非常地关注,这种短期的目标追求会导致一个很基本的问题。

    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采取在两年前的温州经改中看到的,采取头痛医头感觉,这个地方有问题就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把定价的机制理顺。因为大家都觉得从政府到大型企业都有维稳的心态,要保证短期内经济会往上走,这种短期和中长期的权衡是很重要的。

    任何一个经济在发展50年的历史中没有一个没有经历过周期的,有上升的周期必定有下降的周期,有扩张的周期就必须有收缩的周期。如果一味地让人觉得经济只会向前发展的话,就会引发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

    经济存在一定的泡沫,在存在泡沫的前提下,政策会面临非常有挑战性的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无论是挤泡沫或者是放松泡沫的气让它慢慢地降下来,经济增长速度会慢一点,结构调得更好一点,反而可以走得长远一些。另一方面,如果把泡沫吹得更大一些,短期内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更高,中长期之后泡沫破灭的风险会大一些。

4
朱宁:目前利率市场化条件已近成熟

    东方财富网:您认为利率市场化条件是否已经成熟?

    朱宁:目前来看,金融改革是整个经济下一步改革中非常核心的环节。我们现在利率没有市场化,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还没有回归到市场化中,因此利率的市场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和最后资本市场的改革,就是金融改革最重要的三个领域。

    目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接近成熟,它是一个逐步建立、演进的过程。但是,无论是从传统的银行,还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已经习惯了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资金,我认为这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冲击。

    对于利率市场化,从来没有任何一家机构能够说自己已完全准备充分,即使完全市场经济里面的金融机构,由金融海啸告诉我们其实风险无处不在。

5
朱宁: 金融创新更应关注金融市场的创新

    东方财富网:您如何来看金融创新这个话题?

    朱宁:我认为最初金融创新有几个主要的驱动力,一个驱动力是为了能够让市场双方更好的分担风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金融创新的动力,另一个很重要的金融创新动力是为了要规避监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金融创新在这个时代有两个方面特别的机会,有两个特别要关注的地方。

    特别的机会第一是在于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不只是金融产品和金融策略的创新,更多的是金融市场的创新,因为只有市场才能让参与者更多来一起分担风险,具体来讲,我对中国国内债券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动,还有衍生品市场的推动和发展都是非常非常的看重。

    第二我觉得很大的机会在于,金融创新可以给实体经济带来很多新的服务,比如说互联网金融,原来我们可能不能关注到的一些实体经济,或者小微企业,通过金融创新的一些产品,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金融创新能带来的机会。

6
朱宁: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暂不构成威胁

    东方财富网:您认为民营银行的市场前景如何?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是否会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冲击?

    朱宁:为什么大家这么想去办银行,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和实体经济相比,我们的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利润确实是非常非常让人羡慕的,第二点就是我们的银行现在没有很好的完成给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途径,所以很多实体经济希望创立自己的银行,不一定是为了赚钱,可能是为了给自己实体的部分提供更好的融资,第三部分就是因为现在银行是严格监管的,所以这种垄断和稀缺性本来就造成了银行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

    我个人认为,短期之内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不会构成威胁,互联网金融从覆盖面、服务的对象以及体量来讲,都和大型商业银行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短期之内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市场的细分。我们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更多的关注小额贷款,更多的关注中小企业,更多的关注我们的网络消费,而我们的大型企业仍然关注他们传统的这种商业银行的角色。而随着整个市场的发展,随着收购和兼并,随着一些民营银行逐渐发展壮大,如现在的民生银行,到了这样的阶段,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才会真正对现有的金融体系能产生真正有意义的挑战跟冲击。

7
朱宁:上海自贸区或是多项改革试验场

    东方财富网:目前最热的一个话题是关于上海自贸区,您如何来看其产生的影响?上海自贸区对香港市场将产生怎样的震动?

    朱宁:虽然上海名为自贸区,但我们除了关税,整个机构的设置仍比较简单,大家期望比较高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细则还没有出现,更多是一个金融的改革,上海自贸区或是多项改革试验场。

    金融的喜涵盖整个方方面面的改革,无论是市场化,无论是金融机构的设立,我认为都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影响。目前的问题是,上海的成功经验怎么进一步快到全国?

    如何让不同的投资者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分散风险?怎么能够让企业家和投资者共同的承担风险和共同的收益。如果我们只局限在的小小的自贸区里,怎么让全国都看见?

    谈到上海自贸区对香港市场将产生怎样的震动,我个人认为,香港和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事物,香港侧重整个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结合更多一些,上海可能涵盖中国内地市场更深入一些;产品设计来讲,香港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上海会更多是在岸市场的中心,这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关系。

    自贸区来看,现在很多金融改革的政策更多还是联系到人民币国际化;和贸易相关的金融项下的改革。这里面和香港的定位也不完全一致,两个城市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不排除在某些时候香港和上海两地都可以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两地也可以形成很紧密的合作。

8
朱宁:仅观察经济半周期做决策将陷入更大风险中

    东方财富网:您如何看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关系?

    朱宁: 中国的经济在过去三十年,非常幸运地经历了一个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从长期趋势看来,也呈现出和众多其他新兴市场类似的高于全球资本市场表现的优异表现。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未平,也随着中国过去增长模式逐渐经历转型,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也逐渐从众人遥远的隐忧逐渐变成不争的鲜明事实。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理论和运行规律,以及资本市场的长期历史经验都表明,经济增长和股市上涨中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其实是经济增长和市场上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核心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既有它的波峰,也有它的波谷,既有它的上涨、也有它的下跌。周期,是任何经济都必然,也必须经历的经济增长阶段。盲目地希望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人为地拉长或者熨平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上升阶段,缩短或回避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调整阶段,虽然从短期来看可能可以达到“保增长”和“促发展”的政策目标,但从长期经济增长来看,却也有进一步扭曲资源配置和风险定价之虞

    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中国过去经济三十年,一直处于一个长期周期的经济扩张和上升阶段,而中国的股市直到2008年以前,也一直处于一个长期周期的上涨阶段。在这么长时期的一个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我们广大的政策制订者,企业家,投资者,都自觉不自觉地适应了经济高速扩张下的思维模式和风险偏好。而中国过去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延续,好像也又更加坚定了大家对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信心和把握。

    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其实还只走了长期经济周期里的半个(上升)阶段。我们的政策制定、企业投资融资决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都依存于过去三十年的上升趋势会一直延续下去这一简单但关键的假设。而基于这种假设所做出的决定,很可能会导致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在长期积累起难以根治的痼疾和难以化解的风险。纵观人类经济历史,这样的痼疾和风险,往往最终是很令人遗憾地以经济和市场危机这种极端形式得到化解的。

    正如我们在海外投资者身上看到的那样,人类的行为和决策很大程度上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过往历史经历的影响。而如何能摆脱这种影响而形成独立客观的判断,其实是区分投资者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正如巴菲特所说,他的投资哲学不过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寥寥数语,说起来何其简单,然而纵观全球,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如果只是观察了经济发展的半个周期就仓促决策的话,无论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还是各种投资者,都有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到没有必要的,逐步累积的,和规模更大的风险之中。


结 语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其实还只走了长期经济周期里的半个阶段。政策制定、企业投资融资决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都依存于过去三十年的上升趋势会一直延续下去这一简单但关键的假设。而基于这种假设所做出的决定,很可能会导致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在长期积累起难以根治的痼疾和难以化解的风险。纵观人类经济历史,这样的痼疾和风险,往往最终是很令人遗憾地以经济和市场危机这种极端形式得到化解的。——朱宁

往期回顾 更多>>
张纯信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项目主任)

目前来看,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乐观的,我们的国家也在很努力地保持这样的态势。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宜太快太复杂。[详细]

王一鸣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今年1季度,经济再次放缓,经济增速为7.7%。二季度微幅下降。所以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于一个阶段性变化之中。[详细]

屈宏斌

(汇丰银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对于资本市场出现了整体的大幅下挫,我认为可能是大家对流动性的紧张以及在流动性出现紧张以后,由于政策的不明朗做出的一种反应。[详细]

许戈

(星展银行个人银行部副总裁)

目前A股现在的市盈率比2008年、2009年次贷危机后的低位还低,目前投资是安全的,因此我们认为A股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时机。[详细]

财迷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MSN
豆瓣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