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发布的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今年晚些时候美联储将采取措施开始收缩其资产负债表。此消息一出,市场哗然。作为美联储紧缩“弹药库”里的重量级武器,“缩表”的影响更值得关注。美国“缩表”会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带来一个怎样的影响?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如何?今年的投资策略是什么?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又如何?对此,东方财富网邀请到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章俊做客《财富观察》栏目,为投资者深度解读国内外经济情况。
章俊:美联储今年会有3次加息 明年会有4次加息
东方财富网:在2017年3月的会议上,我们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的表示,我国现在的货币宽松政策已经是接近尾声。您觉得中国经济当前走到了一个怎样的时期?
章俊:因为从去年的四季度就是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定了调子,说2017年的货币政策是中性或者政策。之后我们在一季度看到整个央行虽然没有在利率层面做动作,在基准利率没有加息,没有调整存款准备金,但是在市场化利率方面,比如在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利率方面有所动作,市场解读为隐性的加息。所以我们的政策的确有回归中性这样一个趋势。
我认为主要是看到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央行,包括看到美国、欧洲、甚至日本都未来有回归或者中性,我们用了一个英文的词语叫normalization,也就是不用紧缩这样一个词语,而是说回归正常化。因为过去10年我们看到全球的央行都是实行一个量化宽松的政策,大量的往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现在来看已经到了转折的关头。
很明显我们看到美联储已经进入了一个加息的通道,然后再次加息。我们预测今年美联储会有三次加息,6月份会再次加息,9月份不加,12月份会再次加息。明年美联储会有四次加息。到明年年底我们看到美联储的联邦基准利率可能会在2.3%到2.4%这样一个区间。反观中国目前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只有1.5%。以前我们说中美之间有利差,现在如果伴随着美联储加息中美利差会出现倒挂。这样对人民币汇率和我们所担忧的资本外流可能会形成新的压力。这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中国的央行或者政策被动地收紧。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不仅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央行未来也有收紧的趋势,因为我们看到从过去两年欧洲和日本一直面临通缩的问题,也就是通胀是负的,所以他们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来刺激经济。最近从去年的四季度看,日本和欧洲的CPI通胀已经回归到一个正的区间,所以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可能他的政策也会回归正常。这样也会带动中国的政策会被动,现在来看不光是美国,包括欧洲和日本,如果这三个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同时转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压力都比较大。
章俊:美联储缩表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比加息的影响会更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