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万造就“电池大王”
王传福出身在安徽省无为县的农村,硕士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27岁时就出任研究院和内蒙古有关方面合资成立的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5年,他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报告中发现,日本宣布将不再在本土生产镍镉电池,他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势必会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对于中国电池业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契机,于是他马上决定涉足镍镉电池生产。
1995年2月,王传福向做投资管理的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布吉的旧车间里成立了比亚迪。没钱买自动流水线,他疯狂地把流水线一一拆解,把每道工序分成模块,四五十个工人依靠工具准确完成点焊、检测、贴标签等工作,替代流水自动作业,日产4000块充电电池,成本比日本厂商低40%。
靠着技术拆解和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2003年,王传福已把比亚迪做成了国内第一、全球仅次于日本三洋的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王传福则让自己成为了“电池大王”。[相关报道]
进军汽车行业获股神青睐
同年,王传福又把目标瞄准了中国国内最为热门的行业之一—汽车行业。他以2.7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高调进入汽车业, 不过整个上半年,比亚迪的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只相当于其电池业务的1/4,汽车产量也仅仅相当于上海大众的1/20。但是王传福的豪言壮语依然伴随着他的选择—“我对电动汽车有200%的信心”。
王传福的故事和理想,吸引了股神巴菲特的注意,巴菲特不止一次对外言称,他看中了比亚迪的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的发展前景。2008年巴菲特通过中美能源公司入股比亚迪,以平均每股8港元的价格收购比亚迪约10%股权。而且直到比亚迪2011年6月在A股上市,巴菲特2亿美元投资的股份也并未减持。
2011年6月30日,已经于2002年登陆H股的比亚迪股份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虽然当年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25%,但受电动车和锂电池概念的带动,开盘之后,比亚迪大涨22%。[相关报道]
聚焦新能源再次提速
以电池代工起家的比亚迪于2008年底正式进军电动车市场,发布全球第一款走向商业化的F3DM插电式双模电动车,据说该车量产之前已经有5年的技术积累。自此之后,王传福开始阐述自己的绿色梦想,他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几乎是全产业链的,包括电动车核心部件电池以及电池控制系统、智能储能电站和光伏发电等。随后,比亚迪开始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它的电动大巴K9和e6纯电动出租车。
今年年初,王传福在比亚迪技术解析会上还发布了未来将在新e6电动车上搭载的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这个技术可以把电网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给车充电,同时能把车电池里的直流电反向变成交流电供给外部其他车辆及家用电器等。也就是说e6未来将会是一块游走在城市中央的超大号“移动电源”,一台电池容量为60千瓦的e6电动车可以满足一个普通家庭10天的正常用电。
去年,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这被业界视为是比亚迪寻求“二次腾飞”基础。
近期,财政部网站消息称,四部委组织确认了28个城市作为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与此同时,广州车展期间各家车企纷纷发布新能源方面的动向和布局,政策的呼之欲出或将再次引发业界对于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的思考。[相关报道]
王传福,安徽省无为县人,1966年2月15日出生,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SZ.002594)
比亚迪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做汽车,还是要用我们的人力优势击垮竞争对手。因为汽车的绝大部分工序还是靠人去做的。中华民族的勤奋和吃苦耐劳,决定了我们必将成为世界第一。
汽车行业在100年的时间,没有什么大的变革。这个怪我们做汽车行业的太自以为是了。中国人的产品让外国人去设计,这是“瞎胡闹”。
要完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去做产品,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最终能突围,能起来的自主品牌一定是崇尚技术的企业。
传统车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想要寻求弯道超车的机会,太难了。在3-5年内会有电动车发展的拐点出现。